本报告概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用于美容手术后浅表伤口的重组胶原蛋白修复面膜类产品的监管方法。主要发现包括此类产品很可能被归类为医疗器械或非处方药(OTC),监管路径主要是510(k)上市前通知,并且需要仔细区分其与化妆品的界限。报告强调了产品声明和预期用途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的定义: 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FDCA)第201(h)节的规定,医疗器械被定义为“任何仪器、装置、器具、机器、用具、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或其他类似或相关物品,包括任何组件、零件或附件,其旨在用于疾病或其他状况的诊断,或疾病的治疗、缓解、处理或预防,适用于人类或其他动物”4。该定义的核心在于产品的“预期用途”,以及产品是否通过化学作用或代谢途径实现其主要目的,如果不是,并且产品影响身体的结构或功能,则很可能被视为医疗器械4。
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被定义为旨在用于清洁或美化,而不影响身体结构或功能的产品11。例如,仅仅通过保湿来减少皱纹外观的产品属于化妆品。然而,声称能够增加胶原蛋白生成的产品则超出了化妆品的范畴,更可能被视为药品或医疗器械11。
药品的定义: 药品是指旨在治疗或预防疾病,或通过化学作用或代谢途径影响身体结构或功能的产品8。虽然胶原蛋白本身是一种物质,但面膜的主要作用很可能是物理性的(覆盖并提供愈合环境),而不是药理性的。
医疗器械分类(I类、II类、III类): 医疗器械根据其风险程度分为三类5:
医疗器械的监管路径:
文献分析:
3: 描述了一种“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修复贴”,被标记为“人用非处方药”,用于包括激光/换肤/整形手术后的浅表伤口。 这直接涉及与用户描述相似的产品,并将其归类为药品。这表明,如果产品的主要预期用途涉及超越简单物理屏障而影响皮肤结构或功能,则可能作为药品进行监管。“皮肤保护剂”类别也指向非处方药的分类。
18: 将一种“填充剂,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支架,骨诱导”归类为需要PMA的III类医疗器械(产品代码MPW)。 这表明,当重组胶原蛋白与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结合用于更重要的医疗目的(骨骼修复)时,属于III类医疗器械。
24: 将一种“填充剂,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支架,骨诱导 – HDE,长骨不愈合”归类为HDE(产品代码OKD)。 与18类似,这强调了重组胶原蛋白在特定、不太常见的适应症中属于III类等效途径。
14: 将“胶原蛋白伤口敷料”(在这些示例中为动物来源)在产品代码KGN下归类为“未分类”(修订前),但通常通过510(k)途径进行审查。 一般的含有胶原蛋白的伤口敷料历来被视为医疗器械,并经常通过510(k)途径获得批准。
21: 将“可吸收止血剂,胶原蛋白基”在产品代码LMF下以及“含有凝血酶的可吸收胶原蛋白止血剂”在产品代码PMX下归类为需要PMA的III类医疗器械。 含有特定止血声明或与凝血酶等活性成分结合使用的胶原蛋白基产品被认为是更高风险的。
重组胶原蛋白修复面膜的可能分类: 根据3,如果面膜的声明超出了简单覆盖伤口,并且旨在积极促进愈合或影响皮肤结构,则很可能被归类为人用非处方药;如果其主要作用方式是物理性的,则可能被归类为II类医疗器械。 用户产品的描述与覆盖和护理浅表伤口以提供愈合微环境相符,这表明其具有医疗目的。如果重组胶原蛋白旨在提供支架或促进细胞相互作用以进行修复,则很可能属于医疗器械的定义4。
相关产品代码和审查小组: 可能是 KGN(含动物源性材料的伤口敷料)14,尽管这明确指出了动物来源。可能存在一个类似的非动物来源或重组胶原蛋白的产品代码。 审查小组很可能是普通和整形外科(DHT4B)14。 如果被归类为药品,将由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CDER)负责。 缺乏针对重组胶原蛋白伤口敷料的特定产品代码,这表明可能需要在FDA网站上进行进一步调查。
如果归类为人用非处方药(根据3): 必须遵守非处方药的法规,包括标签要求3。 必须列出活性和非活性成分3。 需要特定的警告和使用说明3。 生产必须符合药品GMP。
如果归类为II类医疗器械(如果主要作用是物理性的,则可能是此途径):
一般控制:
特殊控制(此类产品很可能需要):
上市前通知510(k):
3: “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修复贴”作为非处方药上市。这表明,一种用于类似用途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已上市,尽管是作为药品。
32: REGRANEX(贝卡普勒明)凝胶,0.01%含有重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性溃疡。这是一种已批准的用于伤口愈合的重组蛋白产品,但并非仅含有胶原蛋白,且用于不同的伤口类型。
33: 将MACI(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在猪胶原膜上)列为已批准的生物制品。含有胶原蛋白,但属于细胞疗法,与简单的面膜不同。
34: Apligraf(同种异体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牛胶原蛋白中)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和静脉性腿部溃疡。与MACI类似,这是一种含有胶原蛋白的基于细胞的产品。
35: Vergenix™ STR(重组人I型胶原蛋白与PRP)已在欧洲获得CE认证,CollPlant计划在美国寻求FDA批准用于治疗网球肘。这表明美国市场正在开发一种重组胶原蛋白产品,但用于不同的适应症。
14: CoMatryx胶原蛋白伤口敷料(牛I型胶原蛋白)已通过产品代码KGN下的510(k)途径获得批准。LUOFUCON®胶原蛋白颗粒(也是牛源)也通过参考CoMatryx的510(k)途径获得批准。这些是已批准的胶原蛋白伤口敷料的示例,但它们使用的是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它们为伤口敷料通过510(k)途径获得批准提供了先例。
20: CosmoDerm/CosmoPlast(重组人胶原蛋白)是PMA批准的用于软组织轮廓缺陷的真皮填充剂。这表明FDA已批准使用重组人胶原蛋白,但用于不同的应用(真皮填充剂),并且这些产品已不再销售。
关于已批准/认可产品的结论:
虽然没有直接等效的FDA批准/认可的专门用于美容手术后伤口的重组胶原蛋白面膜,但“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修复贴”作为非处方药的存在3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此外,已批准的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伤口敷料14和先前批准的重组人胶原蛋白真皮填充剂20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
36: ASTM F3089-23提供了一份关于表征I型胶原蛋白作为外科植入物和组织工程医疗产品(TEMPs)起始材料的标准指南,包括重组来源。这强调了用于医疗器械的胶原蛋白(无论来源如何)的材料表征和标准化的重要性。
37: FDA关于“含有动物源性材料的医疗器械”(尽管侧重于动物来源)的指南强调需要记录胶原蛋白来源的动物组织的来源和测试。对于重组胶原蛋白,可能也需要类似的考虑,关于生产一致性和潜在杂质2。虽然侧重于动物来源,但材料安全性、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验证的原则对于重组材料也至关重要。
2: 讨论了中国NMPA对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疗器械的分类,提供了一个比较的视角。报告指出,在中国,非吸收性表面应用通常属于II类。虽然不是美国FDA的法规,但它为其他监管机构如何看待类似产品提供了一个基准。
2(表1): 列出了重组胶原蛋白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残留物和杂质(例如,咪唑、IPTG、抗生素、宿主细胞蛋白、内毒素)。生产商需要解决并控制这些潜在污染物,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 提出了用于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监管审查的未来研究领域,包括重组胶原蛋白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细胞外基质分泌、组织修复功效和长期安全性。这表明FDA对支持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靠科学证据感兴趣。
11: FDA根据预期用途和声明明确区分了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声称产品能够“去除皱纹”或“增加皮肤胶原蛋白生成”的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而不是化妆品11。如果重组胶原蛋白面膜仅用于保湿或使皮肤看起来更光滑,而不影响与伤口愈合相关的潜在结构或功能,则可能被视为化妆品。然而,用于术后伤口覆盖和护理的预期用途本身就表明了医疗目的。
39: 讨论了LED光疗面膜的监管,其中一些已获得FDA批准作为医疗器械用于皮肤修复,这突显了影响皮肤结构或功能的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法规的范畴。这个类比强化了旨在进行皮肤修复(而非仅仅是美容效果)的产品被监管为医疗器械。
重组胶原蛋白修复面膜的关键区别:
用于美容手术后浅表伤口的覆盖和护理,旨在为愈合提供微环境的主要预期用途,强烈表明这些面膜将被监管为药品(如果像3中那样声明为“皮肤保护剂”)或II类医疗器械(如果侧重于物理屏障和支持自然愈合)。与胶原蛋白生成或主动伤口修复相关的声明将进一步明确医疗器械的分类。产品声明和预期用途的具体措辞对于确定监管途径至关重要。
用于美容手术后伤口的重组胶原蛋白修复面膜很可能被归类为人用非处方药或II类医疗器械。明确定义预期用途并避免可能导致药品/医疗器械分类的化妆品声明(如果主要功能是美容),或在没有适当监管批准的情况下做出医疗声明(如果主要功能是医疗),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被归类为II类医疗器械,则可能需要遵循510(k)途径,需要确定合适的实质等同器械并证明实质等效性。材料表征、生物相容性测试和遵守相关的GMP非常重要。“医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修复贴”作为非处方药的例子是一个关键的先例。
明确定义预期用途: 清晰阐述重组胶原蛋白修复面膜的具体预期用途,重点关注美容手术后产生的浅表、非慢性伤口。
仔细审核产品声明: 确保所有营销和标签声明准确反映预期用途,并符合非处方药或医疗器械法规。如果选择医疗器械途径,则避免做出药品声明;反之亦然,在没有适当证据和批准的情况下。
确定合适的监管途径: 根据预期用途和声明,彻底调查产品应归类为非处方药还是医疗器械。如有需要,请咨询监管专家。
医疗器械分类(很可能是II类):
非处方药分类:
与FDA沟通: 考虑与FDA举行预申报会议,讨论产品的分类和拟议的监管途径。
及时了解法规变化: 持续关注FDA关于伤口敷料和胶原蛋白基医疗产品的法规和指南文件,包括分类规则的任何更新30。